技术转移

学校成果转化工作密切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提升创新力、转化力和影响力为目标,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做出贡献。

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参与主体包括教师团队、技术转移机构、财务资产人事等相关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创业和经营人才、投资机构、实体企业等;工作流程包括跟踪研发进展、评估筛选成果、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熟化、开展市场推广、组织商务谈判、拟订交易方案、履行审批程序、推动项目落实、后续跟踪服务等诸多环节。

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随着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知识产权质量不断提升。针对重点领域科研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国内外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2020至2024年,学校国内专利申请21874项,国内专利授权16449项,海外专利申请2267项,海外专利授权1574项,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2622项。

近年来,在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学校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健全,技术转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0至2024年,学校共转化科技成果760项,合同金额33.73亿元,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4084项。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学科和产业领域的一批重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实施,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