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清华汽车系学生潘济安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16-08-23 10:08:38      任欢欢 [     ]

       8月22日,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潘济安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潘济安,清华大学汽车系2013级本科生,“星火班”第9期学员,以“新型齿轮齿条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项目参加校级挑战杯赛事,获一等奖。同年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 

潘济安在颁奖大会上。

谈到这次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参赛作品,潘济安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起来。此次获奖的研究课题是《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主要面向小型四冲程内燃机,旨在设计、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工程可行性高的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对于潘济安的创新,机械工程学会的宋天虎理事长曾经这样评价:“项目发展前景良好。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适应发动机紧凑型发展趋势”。内燃机工业协会的邢敏秘书长也认为该发明 “省去了曲柄连杆,在曲轴箱部分与传统机相比要紧凑”。 

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

潘济安能够获奖并非偶然。早在少年时期,他就表现出极大的观察与创新能力:特别爱摆弄一些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进入高中,他参加学校发明协会、参加机器人小组,也获得过诸多奖项。在他的科创经历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实验室的创新启蒙。他还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去妈妈工作的教研室玩儿,看见了一个“搅拌装置”,只要用手转动曲柄,另一端就会不停地左右摇动实现搅拌,顿时就对这个装置产生了兴趣,不到10岁的他就一个人围着这个装置左看右看,几个小时都沉迷在观察和思考中。多年以后的今天,也正是怀揣着提高传统曲轴连杆式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最终站到了全国的颁奖台上。

2014年大二暑期调研的期间,潘济安经过实践和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发现当前主流的曲轴连杆式发动机存在一些不足:燃料燃烧产生的压力传递效率低;经常出现因侧向压力过大导致活塞组件与缸体摩擦较大,易导致磨损;很难实现小型化、微型化。他萌生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用曲柄连杆机构,可以换种思路试试。”于是,他提出在内燃机中应用齿轮齿条机构进行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转换,实现动力输出。

首先,他研究了齿轮机构的啮合特性,设计了一种齿轮齿条机构作为内燃机的动力传输装置。其次,他又设计油压阻尼器用于吸收齿条换向带来的能量,并对齿轮、齿条和轴承进行喷油润滑,代替原内燃机工作时的机油泵。最后,为保证齿轮齿条准确啮合传动,他还设计一种槽轮机构确保齿轮齿条正确啮合。通过实测,潘济安设计的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较同级别汽油机相比降低17%,在小型化动力设备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希望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个参与过ARJ21-700首飞活动,获得过全国挑战杯特等奖的大男孩儿正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科研梦。

背景介绍: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2004年,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亲属按照他的遗愿,经党中央批准,将他生前的140余万元稿费全部捐献出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100人左右,自创立以来,已有近1000名大、中、小学生获得了这一荣誉,其中不少人成长为国内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

“星火计划”:

“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班)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培养了共计505名学员,累计自主立项898项,发表学术论文183篇。星火学员中走出了18名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得主,5位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得主。仅在2015-2016学年度,星火班学员就参加了高水平国际会议20人次,申请专利18项,发表论文37篇,各类竞赛获奖32人次。(摘自清华新闻网)